歸為民
上?梢哉f是最早選育甘藍品種的城市,1968年上海農科院首先從地方資源材料——“黑葉小平頭”中選育出自交不親和系103和105株系,1978年又育出60天、北楊、郊賽等優秀材料,1975年利用103號株系×60天育成了大名鼎鼎的耐熱早熟扁甘藍品種——“夏光”,之后又推出了高扁球的“新豐”甘藍和“寒光甘藍”。1989年又成功選育出尖甘藍品種——“爭春”。
由于當時科研院校主要從事基礎研究,在信息不暢的年代想要迅速推廣科研成果,采取的是資源交換和共享的方式,外省科研院;蚍N子企業利用“黑葉小平頭”等優秀材料,結合本地資源,很快就選育出一批優良品種,比如70年代中國農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利用“黑葉小平頭”材料成功選育出至今還在銷售的“京豐一號”等甘藍品種。
我公司的前身——上海長征蔬菜種子公司成立于1985年,得益于本土優勢,獲得“夏光”、“爭春”和“京豐一號”等品種資源,90年代初每個甘藍品種種子的銷量突破一萬斤,20年代,隨著國外引進品種的增加和“中甘系列”的掘起,以上品種才逐漸被淘汰。
但公司的甘藍品種自主研發工作從未放棄,2006年選育出了替代”夏光”的“新夏50”甘藍。
2010年選育了替代“爭春”的“申豐六號”甘藍
申豐六號
2018年又選育出了商品質圓甘藍“綠金剛”
綠金剛
今年將推出高扁越冬甘藍新品種“綠哥”
綠哥
如今科研經費遠多于60年代,但現狀是上海的甘藍突破性品種在90年代后很少出現,究其原因一是科研院校更加重視知識產權的保護,出于利益關系,各家種質資源不再交換共享,造成庫中資源材料親緣距離接近,育種變成了配種,資源評價停留在了體制內。二是資源的獲得途徑只能從市場收集雜交一代,再經過多代分離穩定,研發時間延長,近年來80%的商業品種更是采用了雄不育系育種,收集雜交一代已經無法再獲得更多的資源。
就目前各家種質資源庫類型分析,科研院校的地方資源和國外資源較豐富,而種子企業的商業材料較豐富。僅是原始同類材料,經過多年的各自選育,由于選育方向不同,有的注重抗逆性、有的注重數量、還有的注重外觀,資源還是形成了一定的多樣性,這些資源好比一把把鑰匙,如果能結合起來,就能更快地打開創新的大門。